伴随着GTX680的发布,NV给玩家们带来了一项新功能——自适应垂直同步?什么是自适应垂直同步?对于垂直同步大家应该都比较熟悉了;使用液晶显示器的时候,当游戏帧数超过60帧时,如果不开启垂直同步功能,则有可能出现画面撕裂的情况,尤其是当画面中有垂直线条的时候更为明显。
然而打开垂直同步后,如果显卡的渲染速度达不到60帧,那么画面有可能会出现突然的大幅度掉帧现象,在感觉上就是突然“卡了一下”;所以对于要求较高的游戏,一般不打开垂直同步。
这样问题就来了,有的游戏在某些场景下帧数高于60,而在有的场景下则低于60帧,那我们到底要不要开启垂直同步呢?其实无论我们怎么选择,都会遇到问题。这时候NV的“自适应垂直同步功能”(后简称ASync)就体现出独到的优势了。那么什么是自适应垂直同步?从下图我们很容易看出Async功能的原理:渲染速度大于60帧时开启垂直同步功能,反之则关闭,这样既保证了画面不会撕裂又不会出现突然掉帧的情况。
这个功能是GTX680独有的?其实不然,近日就有网友使用翔升GTX560SE+金刚版1G D5体验了这个功能,让我们来看看这个网友是如何做到的。网友测试用的显卡——翔升GTX560SE+金刚版1G D5是目前中端非常具有性价比优势的一款产品,基于GF114显示核心,核心拥有19.5亿晶体管,内建288个流处理器,核心/显存频率高达880/4000MHZ,显存规格为1G/192bit,支持最新DirectX 11与Shader Model 5.0特效,全面支持NVIDIA CUDA、PhysX、3D Vision、SLI及PureVideo等技术,目前售价仅899元,这款售价899元的产品如何能跟售价3999元的GTX680一样享受这个功能呢?我们来看看:
自适应垂直同步技术这个功能不是芯片本身限制了,而是通过软件实现的,因此网友想,是不是通过更新驱动程序就可以使用这个功能呢?答案是肯定的,网友很明智的选择了301.24beta版驱动,现阶段只有这个驱动能让非GTX680支持自适应垂直同步功能。
接下来就实践来检验一下,在这里我们使用翔升560SE来体验一下这个最新的功能,我们选定了3DMark Vantage的Graphics Test2场景进行对比分析。另外开启和关闭Adaptive Vsync的方法很简单,只需在NV控制台里面的3D设置管理里面切换就可以了。如下图所示,在红框内选中Adaptiv或者Adaptiv(half refresh rate)就能开启自适应垂直同步功能了,不过需要注意的是垂直同步功能只能在全屏模式下才能生效。
说明一下,测试分为Vsync Off,Vsync On,Adaptive Vsync, Adaptive Vsync 2(就是half refresh rate,,即把30帧作为Vsync开启和关闭的阈值,其他功能和 Adaptive Vsync完全一样),分别由下图的绿、红、黄绿、紫四条曲线代表。
从测试结果可以看到,未开启垂直同步时(Vsync off),最高帧数没有锁定到60,同时在低于60帧的场景下曲线变化比较平缓,没有出现大起大落;而开启垂直同步后(Vsync on),曲线的最大值被锁定到了60,不过在低于60帧的部分我们发现曲线有数次剧烈的震荡,显然没有Vsync off的平滑。相对应的实际视觉感受上,关闭垂直同步的画面比较平稳,不会出现卡顿的情况,不过在高于60帧的场景下能观察到明显的画面撕裂现象。开启垂直同步后,尽管画面能够保持完整,但是可以感觉到轻微的抖动,甚至出现了数次严重的卡顿,并且在时间点上与Vsync on曲线上大幅震荡的部分相吻合。
下面就看看Nvidia的自适应垂直同步(Adaptive Vsync)功能的表现了,对比Vsync off、Vsync on和Adaptive Vsync三条曲线,我们很容易发现,在Vsync off大于60帧的部分,Adaptive Vsync和Vsync on保持一致,而在小于60帧的部分,Adaptive Vsync与Vsync off几乎完全重合,没有出现Vsync on的震荡情况。在实际感受上,正如我们所期待的,开启自适应垂直同步后,画面完整、稳定、流畅。另外由于这个功能是仅仅是通过软件智能的判断帧数高低然后决定是否开启垂直同步功能,所以几乎不会造成性能的损失,但是由于限制了最高帧数,所以对跑分的成绩会有影响,建议跑分的时候关闭该功能。
经过这个简单的测试,我们看到了NV最新的自适应垂直同步功能确实能有效的提高画面的流畅程度且保证画面不撕裂。这次用于测试的翔升560SE+金刚版 1G D5,能流畅的运行大部分的主流游戏,某些场景的限制不可能让游戏帧数始终保持在60帧以上,或多或少都会存在60帧上下的波动,这个时候,只要我们开启自适应垂直同步功能就能获得流畅且不撕裂的画面了,建议大家试试这个功能。
(新闻稿 2012-05-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