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到“发烧”主板,当然是硕泰克了!硕泰克这款SL-915GPRO-FGR更是一款“发高烧”的主板!这款SL-915GPRO-FGR主板采用了ATX架构,黑色PCB板,采用915GMCH北桥芯片和ICH6南桥芯片。
这款SL-915GPRO-FGR支持Socket T 封装的LGA775 Pentium 4处理器,LGA775采用0.09纳米工艺质程的Prescott核心,前端总线800MHz,二级缓存为1MB,在这款处理器中集成了Intel多种的新技术,性能相当强劲。
放弃了沿用多年的CPU针脚,取而代之的是一个个整齐排列的金属触点。安装时需要一个扣架来固定,保证CPU可以正确被安装。硕泰克充分考虑到日后用户升级的可能性,以及保证当前使用上的稳定性,所以在主板的关键部位全部都使用日系高品质的名牌电容,充分保证LGA 775处理器的稳定运作。在CPU核心供电部分采用四相供电方式,多相供电可以降低每相的电流强度,特别是目前高频的Pentium 4 550和Pentium 4 560需要119A的工作电流,核心供电的稳定就显得更加重要,另外多相供电还可以使输出电流波形更加平稳。供电部分体现了硕泰克这款915G主板的做工精良之处。这款SL-915GPRO-FGR提供了四根184pin的DIMMs插槽,最高支持4GB的DDR400/333内存,四根DIMM由两个独立的64位内存通道构成。另外整合了Intel Extreme Graphics 3显示芯片,完全支持DirectX 9和OpenGL1.4,虽然是内置显卡,同样让玩家们在大型游戏中尽情发挥。
另外还提供了一条PCI-Express x16总线,用于扩展外置显卡。南北桥之间通道2GB/s带宽的DMI总线相连,ICH6南桥支持四个原生SATA接口和一个PATA100接口,另外通过IT8212提供了两个PATA 133 RAID接口,由此可以看出这款SL-915GPRO-FGR主板最多可接10个硬盘,10个硬盘的存储能力充分满足了各种磁盘用户的需求。
这款SL-915GPRO-FGR主板集成的RTL8110S网络芯片,可以实现千兆网络传输,支持10/100/1000兆位(Mbps)三种速率传输的自动协商功能,让玩家们可以在网络世界里尽情遨游。
另外主板还整合了VT6307火线芯片,提供了IEEE1394火线接口,低功耗高速率且支持即插即用功能,它目前主要应用在数字音频和数字视频领域,这让许多拥有数码产品的玩家更加挥洒自如。在音频方面,内建8声道AC`97声卡,以及光纤输入输出功能,支持数字式DVD或者其他类似的多媒体系统,给用户带来全新的家庭影院级的享受 。
硕泰克作为一个板卡大厂,除了保证产品质量的同时,一直致力于技术上的突破,硕泰克配合这款915G主板使用了几个自己的特色技术。
1、动态超频技术:无须不断重复开机测试,过去玩家们必须以尝试错误的方式寻求最佳的超频设定,因此必须不断地在设定后重新开机验证。有了硕泰克科技红色风暴超频技术,玩家们只需设定一次,无须再不断地重复开机。
系统自动寻找最适超频组态:不用反复地调整设定,系统会自动找到系统超频极限与系统稳定的最佳平衡点。这项功能在BIOS中完成,不受操作系统的影响。硕泰克的动态超频技术简单易用,用户只需在BIOS在打开相应的选项,即可获得显著的性能提升。
2 、BIOS防写入技术:具有事先防护BIOS功能,它是在BIOS中写入锁定程序,如果想往BIOS中写入数据,必需先通过正确的识别才能进行写入数据。
3、提供超频三宝,(CPU核心电压调节,AGP电压调节、内存电压调节),令用户更易超频。
4、线性超频(LFM)技术:允许用户在 BIOS 中对 CPU 外频进行设定,在主板允许范围之间以1MHz为单位进行线性微调,由此设定最佳的工作外频,充分发挥 CPU 潜能,大大增加超频成功率。
5、硕泰克新近研发成功的第二代红色风暴技术,能够在操作系统下令用户简单直接的进行处理器频率的提升,免除了其他超频方式不断开机检验,设置繁琐的工序;并且搭配硕泰克的MOM技术能够在操作系统下实时的监控各主要部分供电的情况、风扇转速、系统工作环境温度、CPU温度等等。
硕泰克一直拥有自己的特色,它本着“提供创新、优质和稳定产品”的经营宗旨,凭借卓越的生产工艺,严谨的品质管理体系和完善的售后服务流程,逐渐在板卡市场中占领了一席之地,这些都是一些打着声势浩大的大旗而科技实力较弱走低端路线的品牌所无法比拟的,硕泰克在保证产品质量和速度均衡的前提下,积极开展技术上的突破,研发具有硕泰克特色的特有技术,加上硕泰克优质的服务和用户至上的宗旨,在全国范围内提供36+36的快速维修承诺,更加突出了大厂风范。硕泰克每次推出“PRO” 终极发烧友系列主板都会给广大用户带来无限惊喜,这款SL-915GPRO-FGR定是高端发烧用户理想得选择。(新闻稿 硕泰克提供 2004-08-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