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州风神Snowman U80高端散热器已于近期强势入场(市场),凭借支持Socket 478 P4 3.4E和Athlon 64 3400+双架构体系,以及较高的性价比受到广大尝鲜者一致好评。Snowman U80给人的第一感觉是什么?它并没有硕大的身躯,重量也仅489克,与一些Socket 478/939高端散热器相比,这一指标或许不值一提。然而一经试用,Snowman U80定能让你爱不释手!让Prescott P4 3.4E体温仅35~40度,是什么让九州风神Snowman U80如此大能耐呢?千万别忘了,普通Socket 478散热器一旦遇上Prescott P4 3.4E,五、六十度甚至更高乃是一件常事。技术铸造实力,告别“激情燃烧”的岁月,让我们来剖析Snowman U80,见识一下庐山真面目吧!
九州风神Snowman U80的高效,其根本在于热管技术的运用,然而这仅是其一。其二,则是立竿见影的风道设计。面对功率一百余瓦的Prescott P4,如何为CPU迅速、充分的散热无疑是一个大众话题。解决大功率CPU散热,业内曾普遍采用大散热片+大风扇(高转速、大风量/风压)。大散热片一方面用吸热、导热性较铝合金更胜一筹的铜代替;另一方面在有效范围内增大散热鳍片面积、增厚散势片底部厚度(一般达到近1cm)。通过这一举措,严峻的散热问题固定能够得到一定缓解,但负面效应随即而生。首先,在Socket 478/939统一、有限的底座单位面积内,这一庞然大物何以立足?纵向发展、横向发展?无一不受周边因素的影响!其次,重量问题如何解决?轻易达到1000克以上对机箱托板无一也是考验,主板PCB的承载能力也存在一个极限,遇上一些中低端机箱,久而久之导致主板变形、损坏将成为一种必然!采用热管技术,这一难题解决起来就更为容易。
小知识:热管原理及优势
热管一般是中空的圆柱形管,当中一部分空间充有易于蒸发的液体(如图一),其外壳材料一般为铜。管中始终保持真空状态,而当中的液体的蒸发温度与环境温度相近。当热量被挥发层(如图二)吸收后,液体就迅速被加热到沸点,然后就开始沸腾,产生蒸气,蒸气上升到冷却层(如图二中所示Condenser Section),当热量被释放后,蒸气重新凝结成液滴。由于受到重力作用或者是其他的内部作用,液滴重新回到挥发层,继续被蒸发,然后被冷却,形成一个周而复始的循环,推动这一循环的就是热源,也就是我们要散热的对象。热管传递热的速度一般是铜的一百多倍,且无噪声、使用寿命长。它曾被广泛应用于航空、笔记本电脑散热领域,以往这一昂贵的产品如今已经平民化,成为制造中高端散热器不可多得的材料之一。
九州风神Snowman U80采用的两条U字形热管底部与铜底散热片相接触,被纯铜底部吸入的热量能够在第一时间内迅速传递至U字形热管底部。竖立的U字形热管贯穿于32“层”铝质散热片。一旦热量使管中特殊液体气化吸收热量,气体则会沿热管上升,在一个极为迅速的上升的过程中将热量传递给每一层散热片(逐层“消化”)。当管内温度一步步降低之后,液体液化、回到管底,重新进入下一轮循环。在整个过程中,所有的散热鳍片都能分担一部分到来自气体液化的热量,每个散热鳍片均能发挥较大的均匀散热功效,整体散热效率自然就较一般散热片大大提高。
当鳍片均匀的吸入热量之后,用何种风法将热量及时带走呢?很显然,我们仍需借助一个主动的散热风扇,只是风扇一定要在效力与静音间寻求最佳平衡点,方能让人接受。12V/0.21A±10%的风扇转速为4000±10%RPM,最大风量38CFM。这一滚珠风扇正好处于热管热器的中央,一个优化式的风罩将热管、散热鳍片与风扇罩在一起,开成一个抽、吹组合的风道。一个风道设计并不为奇,但是一旦将它与机箱背面的出风口合理的搭配在一起,就能达到最佳化的散热效果。既然是一抽、一吹的风道式设计,那么何不用这一设计为CPU、机箱同时散热呢?将出风口一侧对准机箱背部机箱风扇口(建议安装一个机箱风扇配合Snowman U80工作),CPU与机箱内的热空气能够在Snowman U80的推动下,将热空气更有效的送至机箱背部出风口,加速空气对流,达到一个非常好的循环。而普通散热器由上至下的吹风方式让鳍片上的热量向两侧或四周发散,其最终整体散热效率不及九州风神Snowman U80!